聖主廣場裡的成吉思汗雕像
「天蒼蒼 野茫茫 風吹草低見牛羊」,敕勒歌相傳是南北朝時期的民歌,歌頌草原風光,這也是從小就深深烙印在大家腦海裡的,對蒙古大草原的根深柢固印象;衝著這句話,當小朱說公司年度員工旅遊是內蒙古時,兩人就決定來去瞧瞧。
4/4-4/7清明連假,只需再多請一天假;偏三月底工作出現變化,一陣忙亂,4月3日匆匆遞出辭呈,晚上亂七八糟的打包行囊,4日一早,兩人帶著簡單的行李就直奔桃園機場二航廈,10點55分的班機,上午8點,一團20多人已在機場集合完畢,才9點鐘大家已完成通關手續,在機場內閒逛,等待登機。
飛機飛在厚厚的雲層之上
呼和浩特初印象
機場外的特警車
很多建築外都有祥雲標誌
應該是海棠的實
喜來登酒店裡的壁飾
飯店房間遠眺
到處是直挺挺的白楊樹
呼和浩特最好的中學
第一天居然有火燒雲
呼和浩特的夜景
原以為內蒙古很遙遠,看旅行社的行程才發現航程才4個小時,並不遠,只不過抵達呼和浩特白塔國際機場時,大家就經歷了震撼教育,飛機在幾乎觸地時突然又拉起機頭重飛,嚇得全機失聲驚呼,原本預訂下午2點40分就能抵達,最後搞到快3點半才降落,出了關都已四點多,第一天預定行程將軍衙署五點關門,已來不及參觀,只能改到隔天一早。
也因為第二次重飛,導致部分團員身體不舒服,錯過了晚餐蓧麵餐,版主對這第一個風味餐倒頗能接受。這天晚上入住喜來登酒店,許多團員到附近逛逛,買水果、買護唇膏〈內蒙古氣候驚人的乾躁,版主渾身是靜電,幾乎所有團員都唇裂、鼻中有血絲〉。
4/5 8點morning call 9點半才出發去將軍衙署,行程不算緊湊。
將軍衙署位於呼和浩特市新城鼓樓西側,清雍正十三年 (1735年) ,為加強西北邊防,奏准在呼和浩特舊城 ( 歸化城 ) 東北2.5公里,另築駐屯滿洲八旗官兵的新城。乾隆二年 ( 1737年) 二月動工,乾隆四年六月建成,命名為綏遠城。它原是清代綏遠將軍的辦公處所,是中國現存兩處 ( 新疆、內蒙古 ) 邊陲將軍府之一,是一座依照清代一品封疆大吏衙署的規格,所建造的將軍衙署,清代曾有67位將軍在此任職,占地3萬平方米,有132間房屋。〈以上為網路和旅行社資訊〉
將軍衙署
乾隆提的匾額
連翹花
丁香樹....可惜未開花
這些樹齡數百年的榆樹比較吸引版主
衙署隨拍
出門坐這個會舒服嗎???
紅衛兵的傑作
飛簷上的神獸
蒙古字是全世界唯一是立式的文字.....這裡居然有自助情趣店....看得團員們嘖嘖稱奇
這裡的建築物幾乎都近代新建,原始建物已被破壞殆盡;不過,這裡有很多連翹花開得正美,還有幾株數百年樹齡的大榆樹、有呼和浩特市花丁香花(可惜未開花),比較吸引版主。
結束將軍衙署參觀行徎後,拉車到哈素海,其實並不是海,嚴格來說是湖,核心區水域積有9萬畝,保護區總面積27萬畝,有172種陸生、水生脊椎動物和227種植物,聽說還有白皮鷺等20多種鳥類,不過由於季節不對,只有黃黃的蘆葦可以看,這天風大,氣溫頗低,大家坐所謂的電瓶車繞了一圈;最後來到聖主廣場,這裡有世界上最大的成吉思汗組合雕塑,廣場兩側則有成吉思汗兒子與部將們的銅雕等。
聖主廣場東側有〝呼和敖包〞,嚴格說起來是未婚蒙古男女相親的地方,一年一會〈日期忘了〉,敖包對大家沒什麼吸引力,倒是附近光秃秃草原上的羊群、馬群和牛群,樂得大家猛拍照。
路過公主府...不在行程裡
街景
陰山山脈
到哈素海了
牧羊人和羊群
光禿禿的陰山
桃花近拍
團員裡的萌娃....很會放電
等電瓶車司機中
蘆葦
隨手拍
環湖景色
去年舉辦馬拉松的旗幟...至今未拆
聖主廣場
呼和敖包
沒有風吹草低的景象....牛羊還是有的....
敕勒歌
蒙古包裡喝奶茶
炸果條...像鹹的油條...也像雙胞胎
百分百的蒙古男兒漢....沒想像中高壯
晚上入住的蒙古包
蒙古包裡頭的陳設
4/6清晨
松實?柏實?
類似小蘗屬的植物
這天晚上夜宿蒙古包,聽說是最高檔的,一晚花費比五星級酒店還貴,裡頭有床、廁所和淋浴設備,但水質不優,版主爬山習慣住帳篷,覺得沒什麼,有些隊員不太能接受。
晚上原本有溝火晚會,因風大改成室內,夜晚氣溫陡降,團員們躲在蒙古包裡,只有版主和小朱,以及另一位阿嬤帶小孫女到現場,其他都是別團的旅客。
陰山上開滿紫色小花
桃花怒放中
蜂巢
車上隨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