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南南鯤鯓廟的〝剪貼裝飾〞美不勝收...讓人嘆為觀止...
這篇文章真的有點難寫,所以距離拍攝日期已近一個月,版主才拖拖拉拉的開始下筆,除了需要閱讀的東西很多,同時也因為許多該拍的都沒拍到,有點扼腕啊…總之,也只能等以後有機會再去補拍了,而文章內沒介紹到的,也歡迎大家上南鯤鯓代天府網站一一細看(回桃園上網查資料才發現的)。
說來很不好意思,版主雖是道道地地的臺南人,但卻從來沒到過南鯤鯓代天府,主要原因是在麻豆還有個五王廟,小時候家人和朋友出遊時也都到離下營較近的五王廟而已(兩者是否有相關,版主也看不太明白,不深究),所以一直到了111年4月22日這天下午才第一次到南鯤鯓代天府啊。
版主(左)與父親、小妹攝於五王廟,從小大家都說版主和父親是一個模子印出來的...從照片中應該可以看得出來吧....
今年是建廟360周年...歷史悠久...真把版主嚇了好大一跳啊...
廟裡高大的印度紫檀開滿黃花....隨風飄落....讓人驚艷
說來慚愧,4月22日這天下午之所以去南鯤鯓代天府,還是因為版主和小朱無處可去,所以才想就近去瞧瞧,沒想到才走進宏偉的牌樓後,就被古色古香的建築給迷住,尤其是周圍沒有突然冒出頭的高樓大廈或醜陋的鐵皮屋等建築,在藍天白雲襯托下,更顯得莊嚴肅穆,端莊大方。
因為事前沒什麼概念,但細緻的雕刻就讓版主著迷,龍柱、八角窗櫺等,無一不美,同時這裡還有鄭板橋竹畫,更讓人驚喜,真是藝術寶藏,無怪乎是米其林三星景點。
側門美麗的雕刻
每個雕刻都值得細細品味啊...
這門聯也大有來頭
鄭板橋的竹畫
龍柱上的雕刻生動活潑....
青山寺美麗的蜘蛛結網亭
這副對聯說明南鯤鯓與澎湖西嶼內塹宮的關係
著名的金錢壁...後來碰到一長者...他還教導版主應該要在金錢壁上以順時鐘畫圓....握拳放進口袋....象徵把財富帶回家啊....
版主一直認為非經神佛允許拍攝神佛塑像是不敬的行為,所以鮮少拍攝神佛照片,而且版主主要也是對於廟宇裡的雕塑等物比較有興趣,進入正殿後方有青山寺,這裡的屋頂是所謂的蜘蛛結網亭,是按周易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,配合一年四季十二月令二十四節氣與七十二候,所形成的卦氣卦候圖而來,結構精巧,由下往上看好似蜘蛛結網般而得名。
版主拍照時只覺得十分美麗,其餘內容解說都是事後查網路資料得來的,大家有機會去的時候,除了金錢壁,也不忘要投頭看看美麗的蜘蛛結網亭啊。
金錢壁在青山寺正對面牆壁,是台灣唯一用咾咕石砌成,九五排列、枚枚相疊、塊塊相扣,全長六尺三乘十尺五六,寓意招財納福,是民國15年由澎湖西嶼內塹宮所捐獻。
出了正殿,後面新近蓋了凌霄寶殿等建築,雖然依舊精巧,但總覺得比起正殿少了一份年代歲月歷練的古樸美麗,所以拍了幾張照片後,還是回去前殿繼續拍照,甚至拍到相機沒電,還拿手機出來繼續拍。
凌霄寶殿門廊
可以看出中間是條金碧輝煌的龍嗎???
地板光亮到可以當鏡子...
後殿看往正殿...
回到正殿,版主仔細的瞧瞧正殿屋宇上的雕刻,後來還是經小朱提醒才知是〝剪黏裝飾〞,小朱看過相關介紹,知道是以敲碎的陶瓷片黏貼而成,具有藝術價值,版主透過照片放大細看才發現黏貼痕跡,許多地方的陶瓷片已掉落,十分明顯。
回家後細查才知,所謂剪黏裝飾就是先剪後黏,用「剪」裁成形的瓷片,「黏」於灰泥表面,是中國南方所特有的一種嵌鑲藝術,屬於一種嵌鑲式的浮雕。最初用的是交趾陶的代替品,因昂貴且當時窯燒技術欠佳,後來匠師改以灰泥塑形,將剪裁的陶瓷片黏於泥上,如此一來既省錢又好看。
日治時代材料取得不易,會撿拾廢棄瓷器或由廟方向村民徵集老舊廢棄的陶瓷杯、盤、碗、瓶,日治中期後需求增加,改向日本採購陶瓷杯碗,也有匠師以色粉加水及水膠調配後著色於日本白色碗片上,再窯燒成各色碗片材料。
而南鯤鯓代天府的剪黏裝飾有人物、花鳥和禽鳥等題材,十分美麗;主要分三個階段,首先是1935年的對場作,當時的匠師分別是台南陳清山、嘉義梅青雲、新港林萬有、施金合;1950-1952年,由府城黏貼葉仔師、葉鬃主持廟頂修繕工程;1971年,台南匠師葉進祿以彩色玻璃進行局部修復。
版主的資訊都是網路資料,有興趣者可以上相關網站查詢。下回大家到南鯤鯓代天府除了拜拜,也可以細細端詳這些老匠師的心血傑作啊~~~
這剪黏裝飾的龍有幾何圖形的美...
後殿看正殿的裝飾
很難想像是一塊一塊黏貼出來的...
衣服上有些瓷片已掉落....證實是一片一片黏貼上去的....正反面都有喔
細緻的剪黏裝飾讓版主看得入迷啊
大象、長頸鹿十分精巧美麗
這馬充滿童趣....
這是嘉義布袋景山國小附近的一家銅板美食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