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DSC_0936  這篇文章是應聯合報記者邀請寫的運動歷程....偷懶一下.........

 

以下是聯合報的報導內容喔......

 

 

  

放身心

擋不住的「攝誘」 從懶得動到登百岳

 

從小就缺乏運動細胞,高中體育課罰球線投球,怎麼投就是碰不到框,老師看我已盡力,搖搖頭勉強給了六十分;大學體育課800公尺要求兩分鐘內跑完,也只以差幾秒的成績低空掠過,總之,從小到大體育成績從來沒好看過!

 

大家只知道獅子座很霸氣,其實如果只用一個字來形容獅子座那就是「懶」。由於缺乏運動細胞,所以就懶得更理所當然,有個朋友形容我「總是無時無刻歪在沙發上當埃及艷后」,就知道我是能坐就不站,能躺就不坐的徹底「懶到家」性格!

 

大學畢業後入職場,有一次和朋友去龍潭石門山,爬到一半就臉色發白、嘔吐不止,是很慘烈的爬郊山經驗;可想而知,朋友們得知我現在不只上瑜伽課、爬山挑戰百岳,甚至還參加路跑賽時,那表情會有多驚嚇,甚至懷疑是同一個人嗎?

登山隊感情緊密。張玉玲/攝影

兩張體驗券 開啟運動機緣

養成運動習慣其實是偶然,一開始是朋友得到兩張瑜伽體驗券,兩個人有伴一起去體驗,禁不起櫃檯小姐的遊說,當場就花了8800元買下80堂課;日後漸漸愛上肢體伸展的感覺,更砸下5萬元買5年不限堂數的長期券,5萬元不是小數目,錢花了就只得逼迫自己努力上課,最高紀錄曾經一個月上了近25堂課,對我來說,是十分難得的。

 

上瑜伽課的同時,在朋友牛廉多次「盛情」邀約(牛隊長會請吃臭豆腐、鐵板麵、豬血湯等等,還有免費的午餐),勉強答應參加每星期六他們家族的爬山行程,因為是每星期六早上六點鐘集合,爬桃園市的虎頭山;那時正在世新上新聞研究所在職專班,每星期六、日是補眠日,其實是答應得非常、非常、非常、非常的勉強。

 

第一次參加時是冷洌的冬天,為趕上集合時間,5點多就得鑽出溫暖的被窩,心情之掙扎,至今仍記憶猶新。

 

不過也感謝牛廉的邀約,因為十餘年來,每周六固定爬山的行程延續至今,一晃眼已經十多年了,雖然初始參加者以牛家人居多,但後來因年齡等因素陸續退出,登山隊在隊員們一位拉一位、拉親戚拉好友等等加入,目前已壯大到近30人的規模,正式取名「虎嵐登山隊」,十多年來幾乎已踏遍桃園以北的各大郊山,五寮尖、金面山、大屯山、七星山、觀音山、塔曼山等等,都有登山隊的足跡;大伙兒爬山時說說笑笑,插科打諢,抒壓兼排毒,感情越來越好。

每一座百岳都得來不易。張玉玲/攝影

爬山攝影 獲益良多

加入登山隊頭一年,每星期六固定都走虎頭山,久了對於虎頭山的小花小草生出興趣,於是每星期帶相機上山,拍草拍花拍昆蟲…,透過網路和達人解說,慢慢認識每一株花草、每一隻小蟲的的名字,再透過部落格紀錄登山隊的每一次活動,同時也加深自己對植物和昆蟲的記憶。

 

多年來,每每拍到台灣原生蘭最是讓人興奮,這幾年來、算一算,已經拍了有虎頭石蘭、阿里山根節蘭、台灣根節蘭、阿里山全唇蘭、尾唇斑葉蘭、毛苞斑葉蘭、小花羊耳蒜、大花羊耳蒜、台灣羊耳蒜、黃花鶴頂蘭、一葉罈花蘭、一葉蘭、虎紋隔距蘭、冠毛玉鳳蘭、黃絨蘭、長距根節蘭等;在三峽樂佩山沿線發現一大欉一大欉盛開中的綠花肖頭蕊蘭、白花肖頭蕊蘭;以及在桃園那結尖山沿途拍不完的台灣根節籣等,當下心情的興奮與感動,簡直比登上三角點還有過之而無不及。

 

當年在烘爐地拍到難得一見的,跟臉一樣大的皇蛾時,也是興奮莫名,跟中樂透大獎一樣;去年在往組合山的途中巧遇三隻以上糾纏交尾的青蛇,我也是樂得跟什麼似的,與常人驚聲尖叫避之唯恐不及的模樣大異其趣。

 

鬼臉天蛾。張玉玲/攝影

網友鼓勵 開始挑戰百岳

爬百岳從來不在自己的運動清單上,三天不能洗澡,歐買尬~~光想就全身癢,更何況我還有心臟瓣脫垂的毛病呢!

 

拜網路之賜,出現Plurk、Facebook等社群,陸續結識幾位爬百岳的前輩,在他們攝誘下(以高山照片引誘),原先抵死不爬的態度開始鬆動。

 

快45歲開始第一次挑戰百岳,第一座就是合歡北峰,第一次挑戰就出現嗜睡、呼吸困難等高山症,兩公里的路程走了四個鐘頭,幾乎是走兩步路就得休息,主辦人風飛沙說是為了讓我們幾個新人體會什麼叫高山症,而過了這一關,以後就再也不用怕了,因為有許多方式可以克服,包括吃丹木斯、紅景天等等。

 

當晚夜宿小溪營地,隔天趕早上西峰,在北峰迎上讓人目眩神迷的日出,金黃色的晨曦把合歡群峰染成金色大地,那份感動,多年後才又在雪山主峰再次碰上,還是讓人悸動不已。

 

爬百岳果然就跟吸毒一樣,一次上癮再也戒不掉,就很許多老前輩說的一樣,太久沒上高山就會得到「低海拔症候群」,渾身不舒服,每隔一段時間總得找時間再上山去自虐一下,才會通體舒暢。

 

有些郊山比百岳還難爬。張玉玲/攝影

只要開始動 幾歲都不成問題

發現這個毛病早在25歲左右,自己也不認為是什麼大毛病,問了醫生會不會死人?醫生說不會,拿了藥回家吃了不再不舒服,就沒理它。

 

開始爬山後,一度在五寮尖時身體不適,再次檢查時,敏盛醫院周小燕醫師看診時跟我聊,得知我每周固定上瑜伽、爬山後,她十分鼓勵,最後藥也沒給我,讓我回家繼續保持運動習慣,等老了運動無效後,再來吃藥、裝支架不遲。

 

也因為周醫師的一席話,讓我更堅定運動的信心和毅力。

 

隨著年齡增長,大前年走羊頭山、前年上雪山北峰時,明顯感覺到自己體力有下降的趨勢,爬山前輩們指出我平日缺乏訓練心肺功能的運動,於是興起慢跑的唸頭,這一跑再也沒斷過,去年挑戰Nike女子路跑十公里的賽程,也順利完賽。

 

目前每周行程滿檔,周一、周四上瑜伽;周六爬山;周二、三和五,只要空氣品質許可就去跑步,跑個五到八公里,偶而再排個連假走走百岳,不但鮮少感冒,冬天也不再手腳冰冷,偶有偏頭痛,去跑個步大汗淋灕後,也無需再吃止痛藥;辦公室久坐,上瑜伽拉拉筋,不會動不動就這裡酸那裡痛的。

 

運動讓我獲益良多,35歲開始練瑜伽,38歲開始爬山,45歲上百岳,48歲開始慢跑,事實證明,只要開始動,幾歲都不成問題;偶然聽到許多朋友以體力、膝蓋不好、年齡、體重等等作為藉口拒絕運動,我就會替他們覺得可惜,許多事用想的永遠都很困難,能不能?行不行?實際做了才知道!

撰文/張玉玲(自由撰稿者)
主圖/張玉玲 攝影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攝誘 爬山 瑜伽 跑步
    全站熱搜

    好獅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5) 人氣()